六安市创新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六安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医养结合工作部署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以老年人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探索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一、医中办养专业化,做好民生保障
六安市中医院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3亿元,建成500张床位的医养中心,并成功创建我市首家老年医院。金寨县、金安区利用乡镇卫生院的空闲床位,采用“一事一议”办法,设置相对独立的养老区域,整合政策资源和资金投入,对入驻医院养老机构的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按天给予40元到120元的护理补贴;对集中供养特困老年人开展巡查巡诊,产生的门诊医药费用,按照每人每年600元予以定额包干,补贴费用直接划拨给乡镇卫生院。
二、养中办医规模化,增加服务供给
六安市紧抓住上海市对口帮扶机遇,各级财政投入2.8亿元,积极打造“颐养六安”新名片。市卫健委和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支持在养老服务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慢病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万兴悠然居占地50亩,总投资约3.5亿元,内部设立护理医院,目前开放床位1000张,其中护理床位约650张,是集养老、医疗、文体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养老院,并全面开通医保。如龙颐养产业园,占地176亩,投资6.5亿元,内设康复医院、护理院、颐养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养老公寓等,与市级三甲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市级医院定期委派专家到养老机构开展巡诊。
三、医疗嵌入常态化,提升养老品质
六安市大力推进社区康养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按“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模式,实施标准化、规范化、项目化管理。属地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选派3-5名医护人员组建医养结合服务团队,为辖区养老机构提供每周不少于1次的健康巡诊、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等医养结合服务,目前建成社区康养中心29个。金寨县将全县25家乡镇康养中心(敬老院)作为所在乡镇卫生院康复病区,加挂“卫生院康复病区”牌子,纳入卫生院日常管理,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床位互补利用。
四、医养切换灵活化,优化服务衔接
霍山县医院、金寨县白塔畈乡镇卫生院等机构实行“床位不动系统动”,对患者治疗后,经评估符合转托养的对象,在床位不动的情况下,实行“医保系统”向“养老服务系统”转换,开展托养服务。托养期间,对有需要的托养对象实施门诊维持治疗,提供专业化巡诊巡查服务,进行健康管理并跟踪反馈,同时提供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如托养对象病情加重,就地转入医院治疗,继续按照医保住院报销政策执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