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六安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实录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六安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时间:2016-11-14 00:00
字号:

尊敬的各位女士、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市住房城乡建委对你们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位于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列,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资源保护地。近年来,为加快六安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市住房城乡建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目标和节能减排工作大局,牢牢把握绿色发展主线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高定位,认真谋划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我委一直把引领绿色发展作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具体抓手和贯彻落实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研究并报请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及《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总体规划》,适时提出了创建绿色人居城市的工作目标,并与省住建厅签署了《关于加快推进六安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框架性合作协议》,以“一心一廊一谷一带”、“绿色城南”建设为载体,合作推进我市绿色生态城乡发展规划体系、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绿色建造体系、城乡统筹的绿色发展体系和绿色产业发展建设体系,力争3-5年实现六安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建成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同时,以夯实基础,完善地方政策法规为切入点,致力于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提升建筑能效、推进“多规合一”、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推广绿色建筑、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建筑施工扬尘防治等,着力构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政策、技术、标准、人才等长效推进机制。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和广泛开展工作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六政办〔2011〕34号)、《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六政办〔2013〕30号)、《六安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政办〔2014〕30号)、《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六政办〔2015〕81号)、《六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保障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编制了《六安市“十三五”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六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等专业规划,为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强推进,认真实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项目
    (一)狠抓建筑节能监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闭合监管体系,范围覆盖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项目报建、施工质量管控、竣工验收全过程。目前,全市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执行率100%,施工执行率达到99%以上;全市累计建成节能建筑约4534.68万平方米,形成节能能力约173.6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5.05万吨。同时,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深入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大力推行建筑领域清洁生产,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为依托,以日常监督执法为抓手,采取一周调度、周周通报的督察制度,定期对巡查中发现的施工扬尘整治不合格项目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完成55家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和90个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对市区470辆预拌混凝土专用运输车辆开展专项整治。
    (二)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六安市、霍山县先后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分别获奖补资金5000万和550万元,开启了我市以太阳能光热光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推动建筑降耗热潮。截至目前,我市市区现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78个,建筑面积498.02万平方米,拨付示范奖补资金3299.7万元。其中57个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投入使用;9个项目处于完工待验收状态,其余12个工程正在扎实推进。我市现已全面完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任务,2017年上半年将迎接国家建设部和财政部验收。
    (三)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一方面以皖西学院、六安市人民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为试点,结合公共建筑维修改造项目,开展门窗、外墙保温改造以及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等节能措施改造,合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通过我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开展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2015年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中选择毅达小区作为试点项目,完成建筑节能改造面积6.3万平方米。2016年选择天盈星城小区作为建筑节能改造试点项目,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
    (四)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自2014年我市推广绿色建筑以来,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安置房、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建筑及单体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已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现全市共有绿色建筑27个,建筑面积约146.19万平方米,其中省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8个,建筑面积达104.45万平方米。金寨县现代产业园起步区获批省级绿色生态城区。目前正在申报2017年省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个,绿色生态城区2个。现阶段预拌砂浆、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节水器具、节能灯具等在我市广泛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五)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我市2015年获批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获省级财政奖补资金800万元。截至目前,已培育2家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和1家钢结构生产企业,其中安徽高迪建材获批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安徽中宝建材和长江精工正积极申报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推动4个装配式建筑工程试点项目落地,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凤凰苑二期、和美佳园一期项目已完成招标程序,年内可开工建设,胡家渡安置小区和瑞梦花园两个项目正在开展招标前期工作。2017年计划确定80万平方米以上的棚改项目实施装配式建筑。
    (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乡村改水改厕三位一体建设。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已完成全市全部154个乡镇(含寿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建成121座垃圾中转站、35座小型垃圾焚烧炉、25999个垃圾桶、4521个垃圾池(房),配备154辆垃圾转运车辆、4518辆人力手推车、1648名保洁员。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全市30多个乡镇分别建成了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和生态湿地处理设施。毛坦厂镇、杭埠镇、叶集镇分别建成一座日处理8000吨、5000吨、20000吨污水处理厂,三十铺镇、张店镇等12个乡镇正在建设800-20000吨规模不等的污水处理厂,霍邱城西湖等10个乡镇正在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在乡村改水改厕方面:2016年启动改水改厕计划,全年计划安排2125户农户改水改厕,截止9月底,已实施1579户,占全年任务量的74%。
    三、重创新,加快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进程
    当前,我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正处在攻坚阶段,需要市民、群众、社会各界和市直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市直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增进与社会各界沟通,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从以下5个方面,进一步加快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进程。
    (一)不断完善工作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市场机制对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激励推进。强化工作调度和督查,落实责任制度,完善考核机制。研究制定促进有关项目建设的具体优惠政策,抓好国家、省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强化资金保障,不断加大财政性资金对各类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省厅与市政府加快推进六安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合作协议。
    (二)健全绿色城乡规划体系。大力推进“多规合一”试点,突出抓好中心城市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将绿色发展各项指标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做好城市重点区域的城市空间和景观风貌的城市设计。按照低冲击开发理念和“多规合一”试点要求,编制并发布《绿色城南空间利用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探索绿色、低碳、生态的绿色人居城市建设“六安模式”。
    (三)加强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开展重点镇设计研究,推进宜居小镇、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创建。加强村镇管理、规范农房建设,加大对绿色小城镇、绿色农房和传统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力度,体现乡村自然人文特色。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易管理的城乡建设一体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绿色化。继续加大中心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围绕“三线三边”提升绿化水平和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协助做好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行“绿色交通”,鼓励“绿色出行”,积极推进新能源车充电桩建设,完善城市自行车公共租赁系统。
    (五)抓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做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智慧城市”、“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等绿色生态示范项目的组织申报,抓好“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和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总结试点经验,放大示范效应。在绿色城南核心区,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试点。把示范区精心打造成“绿色、生态、低碳”城市体验区和样板房,打造成六安绿色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靓丽名片,以点带面使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后,我们真诚欢迎媒体朋友们共同参与到我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工作中来,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报道、更多的支持。
    谢谢大家!

20161116新闻发布会1.jpg

20161116新闻发布会2.jpg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